一个人一年要吃一吨左右的饮食。如果人人都在傻吃、馋吃、海吃,什么病都吃出来了。所以李时珍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15%,其次膳食营养因素也居重要位置,营养对人体影响占13%;所以古人说:"脾胃是后天之本",人的身高多取决于遗传;医疗对健康的贡献很可怜,只有8%,比气候、环境仅多了一个百分点,如果把健康寄托在医院是非常愚蠢的。
厨膳肴馐不过菹酱人少病而寿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多疾人早夭
被中医尊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经有如下一段论述:"关中土地,俗好俭啬,厨膳肴馐,不过菹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土俗多疾而人早夭。"关中就是现在的陕西一带,而江南岭表指的就是广东。不难看出,在唐代中华民族的先贤就认识到不同的饮食结构对健康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孙思邈还强调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不明药忌者,不能除病也"。
当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衣、食、住等最基本的生活层面。当GDP超过2000美元时,由于家用电器进入家庭,体力活动逐渐减少。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生活更加富足,体力活动进一步下降,富贵病、肥胖人群显著增加,从这时起,人们才开始关心健康。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后,伴随着交通工具(家用轿车)的普及,运动量不足更为严重,人群的健康水平急剧下降,对健康的关注空前高涨,导致健康产业迅速发展。现在随着小汽车的普及,糖尿病的患病率肯定会上升。
爬楼梯长气力坐电梯伤身体
我们人类线粒体中负责控制能量代谢的基因是非常稳定的,100万年才可能改变5%,现在的人用的是100万年以前的基因,但生活方式却已经完全改变了。出门坐车,进门上电梯,看电视用遥控器,根本没有机会得到足够的运动!而要想治好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就一定要记住6个字--"管住嘴,迈开腿"。我最近给一个空军机关做报告,发现这个单位没有肥胖的人,原因之一是由于老楼里没有电梯,大家天天爬楼的缘故。因为上一个台阶可以消耗0.1千卡的热量,而下一个台阶能够消耗0.06千卡的热量。所以香港特区卫生署健康教育处搞了一个宣传标语:叫"爬楼梯、长气力,坐电梯、伤身体",贴在许多写字楼的电梯旁边。现在不少女士天天琢磨减肥,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路,"百练不如一走"嘛!即使预防糖尿病也要设法把血糖走下去!能量消耗掉了,你还会肥胖吗?
人类最大的财富并不是金钱,而是拥有健康。一个人的事业、家庭等综合起来像一个数字,就是1后面有许多个0,1就是健康,如果没有了1,那就都变成零了。食物是"神"造的药片是人造的药片文化不如饮食文化如果不依托食物,光靠营养素,最终我们面对的就不是饮食文化、而是"药片文化"。现在有的外国公司拼命鼓吹人们吃他的蛋白粉,盲目补充蛋白粉成为肾病的"催化剂"!高蛋白营养品只是对术后体质虚弱的病人恢复体力有作用,但是并非人人通用!过量摄入高蛋白会大大增加肾脏的负担,使得原有肾脏病的人病情短时间加重,甚至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肾功能随年龄增加而减退,特别是中老年人,可能因为高血压、糖尿病等伴发各种肾病,所以更应该注意。尿酸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过量摄入高蛋白食物也是诱发痛风病的原因之一。
其实您每天离不开的五谷杂粮中就含有12%以上的蛋白质,而黄豆含蛋白质甚至可以达到40%。所以古话说"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用进废退"天然食品可贵药片永远不能代替天然食物
西方的膳食食物品种比较单调,动物性食物过多,蔬菜消费量低。不包括土豆,西方每天每人蔬菜的消费量,德国80克,英国83克,荷兰100克,美国102克至103克,法国120克,意大利230克,作为地中海饮食的代表希腊也只有270克,而中国人每人每日消费蔬菜的量是400克至500克!为了弥补营养的缺陷,西方从工业文明造就的现代医药学理念出发,从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形成所谓的"药片文化"。由于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等都是强还原剂,它们从合成的那一天开始就不停地被氧化,到了保质期就成了有毒的东西。而你从食物中获得的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是非常稳定的,与药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我们说,食物是"神"造的,药片是人造的,药片永远不能代替完整的天然食物。
人体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已经习惯于从自然界的食物中获取营养。复杂的食物成分使得机体具有更为复杂的消化功能,吃的东西越纯粹、直接补充的营养素越多,就会导致"用进废退"。机体加工食物的能力退化,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外源性营养素的长期直接补充会破坏人体内部的调整与调节机制,伤害机体正常功能!
"身土不二"才能健康"调理脾胃"五谷杂粮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有非常深厚的哲学内涵:第一,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第二,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第三,"寓医于食"的食疗观;第四,"审因施食,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例如"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
韩国近年举国推行"身土不二"的口号,实际上渗透了中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传统思想。充斥我国各地的各式风味小吃,如包子、饺子、馅饼、馒头、面条、米粉、馄饨、元宵、粽子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西安的羊肉泡馍、兰州拉面、扬州蛋炒饭、武汉热干面、延吉冷面、潍坊的朝天锅等。信手拈来,这些不都正是供应快捷、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滋好味美的中华民族快餐吗?不难看出,吃来吃去,最适合中国人健康的,还是我们民族自己的饭菜。
1956年,毛泽东主席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曾说"中国的豆腐、豆芽菜、皮蛋,北京的烤鸭是有特殊性的,别国比不上,可以国际化"。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当得知美国贵宾对中国烹饪文化赞赏不已时,毛主席说:"我相信,一个中国菜,一个中药,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回顾这些史实,我们更应该注意在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同时,要清醒、自觉地继承和保持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