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随着元宵节临近,不少小元宵作坊又开始在菜市场或居民小区附近做起了用笸箩摇元宵的生意,虽然一些居民认为这样做出来的元宵更新鲜,但雷霆暗访小组经调查发现,街头作坊生产的元宵质量无法保障。

  问题1

  脏乱不堪元宵作坊

  加工简单产量挺高

  暗访小组根据读者反映的情况,在芥园道找到了一家没有挂牌的元宵作坊。进屋后,看到一名男子正坐在板凳上用一根脏竹板调着元宵馅,之后便直接用手将馅揉成一个个小球。地面上杂乱地堆放着糯米粉、白糖、元宵半成品馅料等原料,还有滚元宵用的笸箩、盛有半盆污水的红色塑料盆、笊篱等物,屋角几个装油的大桶敞着盖,没有任何标记。加之屋内异常潮湿,屋里散发着一股发霉的味道,地面也非常滑。

  在该作坊门外,一名中年妇女一边滚元宵一边招呼顾客,而其销售的元宵便宜得令人吃惊,一斤仅售5元。当暗访小组问其如果保证卫生及质量时,该妇女理直气壮地答道:“这馅料都是我自己做的,还能有啥不放心?”

  男子做好元宵馅后,将馅料放进撒了糯米粉的笸箩里来回翻滚,当馅料沾上少许糯米粉后,他便将其倒入浸泡在红盆里的笊篱上,用勺浇几次盆里的污水,随后再把馅料倒回笸箩。这样反复4次后,半成品元宵就做好了。由于过程较为简单,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里,该男子便做了差不多50斤的元宵半成品。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除戴了双有多处破洞的手套外,这名男子既没有戴口罩,也没有穿专门的衣服。而在门外摇元宵的妇女,则是边卖边摇,一双手既接钱找钱,又抓半成品元宵。

  问题2

  自称健康彩色元宵

  原是各种色素染成

  随后,暗访小组根据读者反映,又找到位于一家大型批发市场里的一个元宵作坊。该元宵摊位上摆放着绿、黄、紫、白4种不同颜色的元宵,摊主介绍绿色的是苦瓜馅的,黄色的是南瓜馅、紫色的是黑糯米、白色的是普通的,“这些彩色元宵不仅颜色好看,由于增加了粗粮和蔬菜,吃起来更有利于健康,”摊主如此介绍。经了解,这种元宵售价要比普通元宵高一倍,“不过销量不错,一天能卖100多斤。”

  这些彩色元宵颜色非常艳丽,但颜色却不均匀,当暗访小组问摊主这些元宵是否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时,该摊主只是警觉地说是,却没有拿出任何证明。摊主说:“我至今已经卖了10年元宵了,从早上五六点钟开门到晚上闭店,每天几乎都能批出去三四百斤彩色元宵。”摊主还表示,他们不光在此批发,还给超市送货,“送给超市的价格是三块八一斤,可超市却卖八块钱一斤。”

  这些没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散装彩色元宵到底有没有被染色?一名业内人士在看过这些元宵后说:“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绿色苦瓜元宵、黄色南瓜元宵、紫色黑糯米元宵需要很繁杂的工艺和很高的标准,并且原料和人工成本也非常高,因此一般的小作坊是无法生产的。”

  该业内人士称,暗访记者提供的这种元宵看起来很像是添加色素制成的,像添加姜黄素、叶绿素等食品添加剂,“由于添加时很难人为把握分量,因此往往会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而一旦超标,就会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问题3

  难以保证原料品质

  只能游击卖完就跑

  暗访中了解到,由于作坊的生产条件和卫生条件是不可能得到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因此他们生产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出问题。比如说,元宵馅往往是小作坊自己做的,这一过程便无法保证馅料没有受到污染。此外,其他原材料的进货渠道也让人担心,比如小商贩们自制元宵馅时所用的豆沙、芝麻、油等原料的进货渠道及保质期限等都是消费者根本无法知道的,而食品卫生问题往往出现在这样的环节中。但是,由于他们的流动性非常大,因此给工商、卫生监督等部门的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一名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称,即便查处了他们,他们也可以马上“打一枪换个地方”,很快重操就业。

  超市散装元宵问题也挺多

  既然街头作坊制作的元宵质量难以保证,那么超市的散装元宵质量又如何呢?为此,暗访记者走访了几家大型超市。调查中发现,超市中的散装元宵问题也不少。

  镜头一:顾客随意抓取元宵

  在和平区一家大型超市内,暗访小组看到,散装元宵与冷冻肉类混放在冷冻食品柜中,中间仅用一张纸板相隔,摆放散装元宵的冷柜上方全部敞着口,全无柜体遮盖,尽管冷柜上摆着一个小铁铲,但由于顾客多而工具少,不少顾客都直接用手抓取元宵。

  镜头二:产品难寻生产日期

  在河西区一家大型超市内,暗访小组也看到冷冻食品区摆放着散装元宵,但围着冷柜查看了一周,才找到一个写有散装元宵品名、生产厂家、保存要求条件的标签,而对于生产日期,标签上却是如此解释:具体生产日期见标识。可标识在何处,该超市的员工却无法作答,只是简单解释“这种散装元宵已经卖半年多了,一直没嘛事,应该没问题”。

  防护盖出厂日一个不能少

  在走访了多家超市后,暗访小组发现散装元宵的卖场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尽管超市在商品旁摆放了写有散装元宵品名、品种、厂家、产地等信息的标识,但生产日期很难找到。而当暗访小组将选好的散装元宵包装去询价台称重时,价签上的生产日期一栏却一律标注为当天,保质日期则为3个月。

  根据《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规定,销售散装食品必须用防尘材料遮盖,同时设置隔离设施以确保食品不被消费者直接触及,并应设置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同时,商家应该在盛放食品的容器附近的显著位置或隔离设施上标识出所卖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厂家和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

  相关说法

  专家:购买得先闻后看

  从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目前散装元宵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点:一是有些散装元宵属于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的“三无”产品,更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查;二是有的小作坊随意向元宵中加入添加剂,糖精也存在严重超标现象;三是皮、馅比例不达标,皮厚馅少;四是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菌落总数、微生物含量超标。

  市质监局监督处的相关负责人指出,超市是市民购物首选地,但由于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大,散装食品容易受到二次污染,因此,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超市的散装食品柜台是否有遮盖。另外,消费者购买散装的速冻食品,应仔细查看有无标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保存条件、食用方法;发现生产日期不明的速冻食品,应注意保存购买凭据,以便日后一旦发现问题时,可向工商、质监、消协等部门投诉。

  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散装元宵时,要看其表面是否光滑,是否新鲜,闻其是否有异味;购买袋装元宵时一定要看清外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厂名和厂址。一位食品专家表示,并非所有的彩色元宵都含有色素,有些元宵用黑糯米制作,或者用胡萝卜、菠菜榨汁添加到面粉中制作而成,是不含有色素的,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食品专家还介绍了两个识别彩色元宵是否含有色素的小窍门:一是从色彩上判断,含有色素的彩色元宵颜色较重;二是含有色素的彩色元宵色彩可能不够均匀,呈颗粒状。如果颜色过艳可能加入了过量的人工合成色素,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当心。

  工商:连查元宵黑作坊

  暗访小组将上述情况向各作坊所在地的卫生和工商部门进行了通报,各区工商所的执法人员分别对各自辖区内的元宵作坊进行了突击检查。经查,批发市场内的元宵店属于无照经营。工商人员当场查封了该店,并查获三无元宵30余公斤。

  与此同时,南开区的工商执法人员也根据情况将隐藏于一居民楼内的两个元宵黑作坊查处,两个作坊共没收制作元宵的材料、半成品、成品共计100公斤。

  红桥区的工商执法人员也在行动中查处了丁子沽一号路附近的一家元宵作坊,在这家以一间出租房为“根据地”的作坊里,执法人员发现已做好未上市的元宵和大量没有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的元宵馅料,以及一些简陋的元宵加工设备,执法人员将加工设备和元宵成品、半成品全部没收,彻底捣毁了这家黑作坊。 来源:城市快报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