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冬令进补的对象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年老或体弱者要求补虚。其二是以疗疾为主而进补。但有些人通过冬令进补,自身体验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这是为什么呢?谭兴贵教授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①忌盲目进补:身体强壮的人不需要进补。对于体虚者,补虚也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别,并且还要兼顾气血阴阳,不可一味偏补,过偏则反而引发疾病。因此,冬令进补最好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一般地说,中年人以健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脾肾为主。

  ②不可过于滋腻厚味:对于身体虚弱、脾胃消化不良的患者来说,腹泻、腹胀是家常便饭,他们不论吃下什么补药都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因此,他们的冬补重点在于恢复脾胃的功能上。正常人过于滋腻厚味进补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还有可能起消化不良,因此,冬令进补应以易于消化为准则。

  ③补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偏:过偏则反而成害,导致阴阳失调,使机体遭受又一次损伤。例如,虽为阴虚,但一味养阴而不注意适度,补阴太过,反而遏伤阳气,致使人体阴寒凝重,出现阴盛阳衰之候。又比如,虽属气虚,但一味大剂补气而不顾及其他,补之太过,反而导致气机壅塞,出现胸膜胀满、升降失调。因此,补宜适度,适可而止,千万不可过偏。

  ④勿受广告误导:现在有些广告是很不负责的,广告语说得天花乱坠,俨然一副“万灵妙药”,实际上夸大功能骗人的不少,其实,能够适用所有人的补药是没有的,即使是中成药或成方、验方,亦须严格辨证使用。所以对广告要加以分析,切莫上当。

  ⑤勿受庸医误诊:在利益的驱使之下,许多医院、医生为了创收开大方,动辄给患者开出上千元的中药,总量大得惊人,有的竟用麻袋装且数月都吃不完,更有一方四五十味药的,简直成了漫无重点的百草方。还有的医师专业不精,不管张三李四,气虚阳虚,千篇一律,方方雷同。在这样的庸医误诊之下,进补会变成进毒,求诊变成害命。所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补的患者择医要谨慎。

  ⑥人群不同,补益方法也不同: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常因思虑过度而耗伤心血,故要以补心血为主,可食用桂圆肉、莲子、牛奶等;而体力劳动者,在劳动中消耗体力大、出汗多,中医认为,汗为津液受阳气推动从汗孔排出而成,出汗多便耗损气阴而使气阴不足,补益气阴可选用太子参、玉竹、鸽肉等。

  掌握上述原则,冬季进补一般会产生明显效果。若是进补知识懂得不多的人,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千万不要盲目进补,应在辨明虚实、确认属虚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进补。冬季进补固然重要,但其他季节的养生方法亦不可忽视。药、食进补的养生方法如最好能与其他养生法结合起来,如气功、吐纳、运动锻炼、节房事、避风寒等,这样有益于药、食的吸收、利用,相得益彰。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