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在一篇谈吃的文章中写到:“我母亲从前有亲戚带蛤蟆酥给她,总是非常高兴。那是一件半空心的脆饼,微甜,差不多有巴掌大,状近肥短的梯形,上面芝麻撒在苔绿底子上,绿阴阴的正是一只青蛙的印象派画像,那绿绒绒倒就是海藻粉,想必是沿海省份的土产……”

  实际上,张爱玲所描写的“蛤蟆酥”就是旧时苏州的土产香脆饼。它在苏州并不稀罕,旧时大街小巷都有得买,其中以苏州现前街承德里旁的“文魁斋”里的最为有名。“文魁斋”是一家仅半间门面大小的小店,非常简陋,当街支起一面“文魁斋”的布幡,既当店招,又作遮阳的蓬布用。

  香喷喷、绿阴阴的“香脆饼”形状真如印象派笔下的蛤蟆,张爱玲以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冠以它“蛤蟆酥”的大名,恰如其分。因为香脆饼个头较小,用海藻粉和面粉、油酥,撒芝麻烘烤而成,中空香脆,吃起来刮拉松脆,一口咬下去,酥屑纷纷掉下来。因此有经验的苏州人吃“香脆饼”时,总张开另一只手的巴掌,在饼下就着饼屑,双手左右开弓地食它,姿势虽有不雅,但为免浪费,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这样的吃法。

  “香脆饼”除了店卖,在旧时苏州的闹市小公园、玄妙观等处也有流动摊贩叫卖。小贩将饼放在小匾里,匾左右系以绳子套在脖子上,那放饼的小匾正好搁放在齐腰处,小贩们或立或步地吆喝着:“阿要买香脆饼!”。

  现今的苏州已不大能够见到这传统的“香脆饼”了。回忆起来真感到有些可惜,可能是它利润薄的缘故吧,许多食品厂都不愿意去做它。来源:美食导报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