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时生活在江南小镇上,每逢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是阳历10月30日――编辑注)前几天,母亲就会准备上等的糯米,用石磨磨米粉。
母亲站在磨盘边,从磨盘的上孔里往下倒糯米,随着磨盘的转动,从四周的缝中撒下米粉。母亲把第一次磨出的米粉筛过,筛出的粗米粒再从磨盘的上孔倒下去,重新磨一遍,细细的米粉终于磨成了。这些米粉就用来蒸重阳糕。
傍晚时分,一只大铁锅里放了大半锅水,上边又放上竹编的蒸笼,灶膛里用干树柴烧得旺旺的,锅里的水渐渐开了,母亲在蒸笼里先铺上一层湿布,把拌了白糖的米粉均匀地撒在上面,根据水蒸汽的情况而不停地补充米粉到蒸笼中去,直到米粉积到约七厘米厚,再在上边撒上红绿丝,就是从食品店里买来的果脯切成丝,也可以放一些红枣蜜枣或核桃肉橘子皮等,然后盖上锅盖,让蒸汽把米糕蒸熟。
待米糕稍稍冷却一些,母亲把很大的一整块米糕倒在八仙桌上,用菜刀把米糕切成一个个小块,放到托盘里,再在每块长方形的米糕上插一面小小的三角红旗,这些小红旗就是我用红纸剪成并且把它们粘在细竹杆上的。母亲带着我,托着重重的一盘重阳糕,到邻居和近处的亲戚家去,把一块块重阳糕送给他们,并且向老人问安,祝福他们健康长寿。
我非常喜欢吃重阳糕,那软软的热糕咬上去既有韧劲又有甜味,咀嚼起来更是余味无穷。糕冷了以后,就硬一点,但更有一种经得起咬嚼的感觉,在嘴里反复咀嚼,滋味也就越来越香甜了。
母亲并没有给我讲过重阳节的来历,而是简要地说,重阳节是敬老的节日,重阳糕又叫撑腰糕,老人吃了重阳糕就不会腰酸背痛了,所以每年要给老人吃重阳糕,让老人腰杆硬朗精神好。直到后来我读书才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在重阳习俗中,吃重阳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糕”与“高”谐音,寓义生活水平步步升高,象征合家欢乐吉祥如意。重阳糕上插小红旗也有着历史成因,唐代时古人就有重阳节插茱萸避难消灾的习俗,后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插在重阳糕上也是祈求避难消灾的意思。
如今重阳节吃重阳糕,品味生活步步高。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