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1976年以前,我家每年过年都要杀一头一百多斤的大肥猪。那时候杀一头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杀猪过年,家里一年至少得养两头肥猪,一头交到食品站,叫任务猪,活猪价钱大概是三五毛钱一斤,只有交了任务猪以后,才允许百姓自己杀猪。那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凡是经过那个年代的人都有这种记忆。

    那时候盼过年,说白了就是盼杀猪,杀了猪才可以大口吃肉,可以大快朵颐,最大的年货就是等着杀猪。那时,我也盼着过年,盼着杀猪。猪肉怎么处理,怎么打点,那是父母的事,自然没有我说话的份,也不用我操心。记忆中,腊肉当然是要做一些的,但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那些炼油时用油炸过后,跟猪油一块泡在油缸里的年货。

    现在知道那年货叫扣肉胚子,有点类似现在的回锅肉。也许是泡在油里的缘故,味道要比扣肉和回锅肉好多了。做法很简单,就是把猪肉切成一斤半左右的四方块,下油锅跟肥肉一块炼油,炼到三成到四成干,熟透了即可,然后与猪油一块搁进油缸里保存。吃的时候从油缸里捞出来,放在锅里把油化开,切好,加上配菜就可以下锅炒了。每到这时,菜还没出锅,我们在旁边就直咽口水,那味道感觉比什么都好,真是吃了还想吃,百吃不厌,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可是,就算一头猪全都做成年货,也不够我们吃一年。因此,这年货可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一般情况下,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才可以捞点年货吃,但父母的眼睛时时盯着我们,我们也不敢把筷子多往年货碗里伸,更没有机会放开吃。再有就是我们兄弟姐妹“长尾巴”的时候,母亲也会从油缸里捞一两块出来犒劳我们,可以暂时缓解一下我们的馋猫像。那时曾有买猪肉只买肥肉不买瘦肉的说法,但这并不是什么笑话,而是过去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那时的餐桌上有点猪肉已经很好了,根本不在乎是否有鸡鸭鱼等,人们对猪肉的渴望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时杀猪过年,并不仅仅是为过年,更多的时候要为一年的炒菜油着想,那猪油就是我们一年的炒菜油。年货泡在油缸里,不仅免去了储藏的许多手续,也保持了年货的新鲜度,直到第二年杀猪时,这年货也很少变味。即使偶尔有点油味,但仍不失年货的好味道。我不知道母亲是从哪里学的这一招,但这方法却很管用。要知道,腊肉等干货要用石灰缸子储藏,或者挂在灶头上熏着,但耗子蟑螂等不速之客却经常光顾,储藏起来是很费脑筋的。现在虽有冰箱可以储藏,但不能什么都往冰箱里塞啊。

    我们家已经有三十年没杀猪过年了,我也三十年没吃泡在油缸里的年货了。现在的年货虽然比以前丰富,无论鸡鸭鱼肉还是糖食果品,都不可同日而语,更不能相提并论。但不管怎样丰富,也不管怎么多样,我仍然忘不了三十年前那泡在油缸里的年货。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