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高达98%以上背有房贷的人,会产生焦虑情绪等心理问题。“近一年多来,‘房奴’咨询心理问题的个案有60多件,占整个心理咨询人数的10%左右。很多人因为高额房贷而导致了心理问题或疾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北京博爱心理咨询中心孙欲晓近日对记者说。(9月14日《竞报》)
“房奴”焦虑产生心理问题,不排除有如某地产大腕所言“活该”的成分。比如,一些“房奴”不理智地购买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大房子,导致负担过重,心理出现问题。但总体来看,大部分“房奴”仅仅是为了满足了基本的居住条件,却因为虚高的房价而不得不做了房贷的奴隶。对于这一部分人,说他们“活该”显然是有失厚道的。
更应该看到,如果房价一直虚高不下,偏离理性的价格,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房奴”。因为实现基本的居住条件,是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基本生存问题。所以,98%的房贷人有精神病症,既是“房奴”们的个人问题,又是一个“风险社会”中具有代表意义和普世价值的社会化问题。如果不谨慎对待并化解之,就有可能产生一定的社会风险。
“风险社会”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首次系统提出来的理解现代性社会的核心概念。“风险社会”中存在着社会性风险与个人性风险,社会性风险主要是指整个社会面临的风险,诸如SARS、毒品泛滥、艾滋病扩散、恐怖活动等问题;个人性风险主要是指某些社会个体可能遇到,但又不是每个社会个体都可能遇到的生活风险,这类风险与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状态相关而呈现出个体特质的风险特征,诸如矿难、交通事故等.
做“房奴”以及因此而产生心理问题,其实就是在“房奴”生活状态下民生所面临的个人性风险。但当房价一直虚高不下、偏离理性,处理不好,这种个体性风险就有可能转化成一种社会性风险,形成社会性不满情绪,从而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其实,在社会转型期,很多社会成员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大,98%以上的“房奴”有精神病症,只不过是“风险社会”中的一个风险因子而已。类似的压力感受,类似的困惑、迷茫、焦虑、压抑、悲观等生存体验,无论是“房奴”还是“车奴”,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兄弟,都似乎很难幸免。
正像有专家所说,市场经济本身就内蕴着巨大的风险,农民免不了时常遭受“谷贱伤农”的市场波动风险,居民也会常常面对物价变化、失业等带来的生活风险。特别是近年来教育、医疗、住房的改革,给社会成员增加了不小的负担,许多家庭长期处于透支性消费状态中,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与危机感,生活压力之大令一些社会成员苦不堪言。毫无疑问,生活风险过大,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因此,面对98%以上的“房奴”的焦虑,公共管理部门应正视其中潜藏的社会风险,并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和公共政策,把这种风险化解到最低程度。切不可一笑了之。(山东职员)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