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许多人的皮肤就会变得像荔枝皮一样,麻麻点点的,这就是“痱子”悄悄地“爬到”人们的身上了,其中以小孩最为多见。痱子虽然不是什么险恶病症,但由于刺痒难忍,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少烦恼,尤其是小孩生痱子,更是吵闹不停,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宁,如果抓破了,还会感染细菌,变成脓疱疮和小疖子。少数患者还会并发急性肾炎,偶尔还有引起败血症而死亡的。
痱子的形成是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致汗腺导管口闭塞,汗腺导管内汗液潴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于汗孔处发生疱疹和丘疹,发生痱子。
也有医家认为:汗孔的闭塞是一种汗孔的原发性葡萄球菌感染,此种感染与热和湿的环境有关。
临床上,痱子分为三种类型:
(一)红痱(红色粟粒疹)
是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临床上最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好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妇女乳房下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皮疹常成批出现,自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二)白痱(晶形粟粒疹)
是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常见于高温,并有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在颈、躯干发生多数针尖至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内容清,无红晕。无自觉症状,轻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屑。
(三)脓痱(脓疤性粟粒疹)
是痱子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小脓疱。临床上较为少见,常发生于皱褶部位,如四肢屈侧和阴部,小儿头颈部也常见。脓疱内容常无菌,或为非致病性球菌,但溃破后可继发感染。
一般来说,痱子最容易长在儿童身上,但有些皮肤娇嫩、肥胖多汗或体质虚弱的成年人也会长痱子。除了脚底、手掌等皮肤厚的部分外,全身各个部位都会生痱子。预防发生痒子,主要是注意皮肤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容易生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干,然后涂上一点爽身粉或痱子粉。家长们注意不要让小儿在烈日下嬉戏,饮食不要过饱,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都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
在痱子的防治方面,民间还总结出许多有效方法,值得借鉴。
一、夏日里盛产西瓜,西瓜不仅有清热解暑、凉血止渴的作用,还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吃西瓜时,如果在冰箱内冷藏片刻再吃,效果更佳。西瓜皮是中药,叫“西瓜翠衣”。将西瓜皮洗净切片熬汤,或制作菜肴,长期食用,对预防痱子也有良好的效果。
二、夏季提倡多吃苦味的食品,苦瓜便是最好的选择。苦瓜能增进食欲,清热解暑,多吃苦瓜还能预防痱子的发生。如果发生了痱子,苦瓜也能大显身手。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苦瓜捣烂取汁,擦涂患处,痱子翌日即散。老中医则选用一根熟透了的苦瓜,掏出部分瓜瓤,灌入中药硼砂50克,硼砂溶化后会流出水来,用这种水涂擦患处,疗效极佳。
三、有三种豆子,即绿豆、赤豆、黑豆,这三种豆子放在一起很好看。如果将它们煮熬成汤,中医称为“三豆汤”。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被誉为夏季小儿保健佳品。如果从入夏开始服用,小儿很少有发生痱子的。具体制法:用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3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宜常服。如汤中加薏米20克,效果更好。
四、夏日,当你走到公园里,走到田埂上,就会发现一丛丛、清清幽幽的绿色植物,散发着一股特殊的香味,恰似片片绿云,令人赏心悦目,那就是薄荷。薄荷能绿化环境、供人观赏,因其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薄荷脑、薄荷酮及乙酸薄荷脂等,在防治痱子方面也有特效。临床主要用薄荷浴。方用鲜薄荷150克,煎水洗澡,老少皆宜。
五、夏季,河塘边、山坡上随处可见一种长得非常茂盛的艾叶,将叶片上的尘垢冲洗干净,再加大量的水熬煮半小时后,用熬出来的药水给孩子洗澡,不但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还能防止其它夏季皮肤病的发生,并起到润肤美容的作用。
六、用桃叶来防治痱子是一种古老的偏方,至今在日本和我国台湾都还很流行。方法是,将桃叶阴干后盛于袋中,使用时取50克泡在热水里给孩子洗澡,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如果长痱子的情况严重,用桃叶熬成汁掺到洗澡水中,或者直接用来擦抹患处,效果更佳。熬桃叶汁时,其比例是:桃叶100克,水1000毫升。将其煎熬到只剩一半水量即可。由于桃叶中含有丹宁成分,可使痱子迅速消散,并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