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1日,在上海浦东仁济医院,一位年仅37岁的企业家去世了。他就是拥有数十亿资产的上海中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民。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生命却如同夏花般灿然凋谢,病因是与他年龄极不相应的急性脑血栓。但谁都知道,他死于过度的劳累。
在公众的眼里,南民这样的企业家是财富的化身,他们总是被鲜花和荣誉包围着。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工商联领导等等职位,优秀企业家、优秀青年等等荣誉称号令人眩目。然而,企业家的真实的生活状况却远非如此。
在企业家中流行一句顺口溜:“饭局多,营养少;喝酒多、吃饭少;陪笑多、欢乐少;住店多、回家少。”企业家看似潇洒,实际孤独。这种看似调侃的描述,真切地反映了中国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状况。
被透支的生命
也许是天妒英才,近年来,我们听到过许多企业家不幸的消息。
2004年11月7日,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被称为“胆大包天”第一人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不幸于上海逝世,年仅38岁。从1991年王均瑶开辟国内第一条私人航线开始,王均瑶创立的均瑶集团目前已有航空、乳业和置业投资三大板块,集团总资产35亿元。王均瑶生前为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全国青联委员、浙江省青联常委、第六届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多次被浙江省授予“优秀私营企业家”和“先进个人”称号。从均瑶 集团的成长历程及王所担当的社会头衔不难看出,他的商业活动及社会活动的繁重程度。
无独有偶,2004年4月,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在没有任何征兆情况下,猝死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2004年10月,汤臣集团董事长汤君年因工作压力和糖尿病并发症去世。2005年9月18日,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去世,年仅38岁。而去世前两天,他还在通过电子邮件和公司的员工进行工作上的往来交涉;2005年12月1日上午,拥有数十亿元身价的民企山东德州晶华集团董事长苗建中猝死家中,时年53岁;还有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被人称作“彭大将军”的彭作义在游泳时死于突发的心脏病,壮年而死,时年55岁。
几位老总死亡原因各有不同,但谁都明白,杀死他们的幕后真凶,是长期巨大压力下的“过度疲劳”。
据调查,由于压力,很多社会精英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期失眠、焦虑等,是这些企业家们的常见病。有时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为办公室综合症。这些疾病查不出来,但综观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表明,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都是与压力有关的疾病。以冠心病、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为例,这些从前以老年患者为主体的“老年病”,目前却成了以商务人士为主的“商务病”。
在一项专门针对企业界人士的健康调查中显示,23.1%的企业家们患“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92.3%的企业家们存在不同的健康问题;肠胃等消化系疾病在企业家中最常见,有33.7%的人患此类疾病。
而在此项调查中最耐人寻味的是,有15.3%的企业家承认自己在最近两年中从未检查过身体。调查还发现,平均每4位企业家中就有1位患有与工作紧张相关的慢性疾病,比如神经衰弱、高血压、慢性胃炎等等。这代企业家大多是白手起家,每天平均工作14~18小时。然而对生命的透支也成为我们这一代企业家的致命弱点,于是在尽力拼搏、功成名就之时,却发现把握生命航向的舵已经完全不在我们企业家自己手里了。
据学者调查,在有心理问题的中国企业家中,11%的人有过失去亲人的经历,包括父母、妻子(丈夫)、儿女,13%的人出现过婚变,7%的人童年生活十分不幸。接受调查的企业家90%以上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家,希望自己的配偶能够理解自己,做自己的知己。“家庭与事业产生矛盾,我感到难以两全,内心备受煎熬。”这是一种典型的心态。而与此对应的,是那些心理健康的企业家,往往都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已有越来越多快乐而健康的企业家应运而生,他们正以更负责任的态度寻求工作与生活的最佳平衡,同时力求上行下效,创造健康的企业。据了解,近两年来,离开管理第一线的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大约1/3的时间是在山上度过的,而他每次上山时也还有一些固定的伙伴结伴而行,比如万通集团的董事长冯仑。同时,他还发起成立了一个由200多名企业家组成的滑雪俱乐部,每年聚会一次。而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也不无骄傲地说:“我总是在晚上11点左右睡觉,早上6点起床跑步。你们要是睡懒觉就欣赏不到苏州早晨的薄雾有多美了!”
其实从企业家自身来说,有意识地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爱好,以自己的生活兴趣摆脱心理的困扰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读一本早就想读的好书,或者绘画、练书法,做雕刻等手工小制作,都是可以增添生活情趣的,甚至可以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试想,谁又能拒绝一段美妙的音乐、一顿丰盛的晚餐、一次倾心的交谈、一次浪漫的远游呢?无疑,这不但使人体味到家庭的温馨和浓浓的温情,更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