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的酸碱平衡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里,他指出了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大致比例,即肉食不可超过谷食和菜食。肉食大都是酸性食物,多食会使血液从弱碱性转为酸性,令人倦怠乏力。蔬菜水果豆类大都是碱性食物,因此,菜肴应该荤素搭配。
膳食的冷热平衡
生冷食物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和肺气,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体虚胃寒的人,应少吃生冷食物,特别是在夏日更应慎重。同时,饮食也不可过热,否则极易烫伤胃脘、咽喉。据报道,华北地区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就有喜饮热粥的习惯。
膳食的五味平衡
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中医学主张饮食的五味要配合得当———五味调和,相得益彰。否则,就会使五味中某一味的作用过偏。如甜食有补气血、解除肌肉紧张和解毒功能,但甜食过多易影响食欲;酸味健脾开胃,可增加食欲,而且可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的吸收率,但过食酸味却会使消化功能紊乱;苦味可除湿、利尿,且对调节肝肾功能有益,但苦味过浓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辛辣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然而过分辛辣对眼疾、口腔炎和痔疮、便秘等不利。
膳食的杂与精平衡
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从人类的进化历史看,必须有众多来源的食物才能满足营养平衡的需要。膳食偏简求精有害无益,特别是对生长发育不利,偏食易造成微量元素铁、锌、碘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因此,除需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以外,更应提倡食物来源的多样化。
就餐的饥饱平衡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如果一天吃500克主食的话,应早晚各吃150克,即3:4:3的分配比例比较合适。著名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的饮食秘诀是:“一日多餐,餐餐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她将这套饮食习惯称之为“羊吃草”。这一进食方法适用于老年人以及需要减肥者。
就餐前后的动静平衡
就餐前后动与静的平衡同样也很重要,因为人们每天饮食中所摄入的多种食物及营养与身体的热能消耗之间必须保持平衡。《论语》中说:“食不语,寝不言”,古人主张食前及食中宜静而专致,不可分心,以利消化。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说明食后缓行散步有利于健康。
就餐前后的情绪
进食前和进食中保持平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消化功能正常运行,对于健康有重要意义,与此相反则会危害脾胃。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进食过程中一切反常的情绪都应尽力排除。 来源:家庭保健报